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253个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报告出炉!

   2018-07-24 锐动源1048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对2013-2017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专项”)进行了绩效评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对2013-2017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专项”)进行了绩效评价。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2008年以来,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 科技部)与财政部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支持学科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科技部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财政部是重点实验室 专项预算管理部门。重点实验室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逐步 建立起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逐渐成为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的重要基地。

 

(二)项目目标。重点实验室专项建设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实验室开放运行、自主创新研究、设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长效稳定支持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条件保障能力。


(三)主要内容。2013-2017年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科技发展前沿,主要承担了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评价目的。全面了解专项决策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专项产出与效果、经费使用情况,总结重点实验室专项管理经验、实施存在问题,为中央财政继续稳定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评价范围。该专项绩效评价范围为2013-2017年中央财政稳定支持的253个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适当兼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决策、管理、产出、效果四个方面,满分为100分。一是决策(20分)。主要评价项目政策相符性、定位聚焦度、布局合理性、边界清晰度、资金分配合理性、资金到位率等工作情况。二是管理(20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有效性、动态调整科学性、管理制度合理性、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预算执行率等工作开展情况。三是产出(30分)。主要评价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变动率、国家级奖项占比变动率、原创性成果数量变动率、正高级人员占比变动率、青年人才占比变动率、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情况。四是效果(30分)。主要评价专项资金对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支撑作用、行业发展支撑作用、学科创新引领作用等情况。

 

4.评价方法及实施。鉴于本次绩效评价是对重点实验室专项五年期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工作组遴选8个领域的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组织44人次的专家开展现场和非现场评价,并对专项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专项的总体评价结论。

 

(二)评价结果该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8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评价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专项资金的稳定支持和有效保障下,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促进我国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三)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

 

1.决策指标分析。该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7分。该专项立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大部分重点实验室领域划分、布局较合理,边界较清晰。但部分领域定位聚焦度不够,部分领域布局有待优化。

 

2.管理指标分析。该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6.96分。该专项业务管理制度健全,但需要及时进行制度修订并改进评估制度;相关机构能够有效履行职责;专项动态调整有待进一步规范。在财务管理方面,该专项财务制度健全,预算执行率较好;资金使用较规范;财务监控措施有效。

 

3.产出指标分析。该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6分。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专项的实施对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但2017年实验室正高及44岁青年人才占比有所下降。

 

4.效果指标分析。该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8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但部分基础研究领域重点实验室研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重点实验室通过向社会公众开放、举办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对科学传播和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主要问题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更加聚焦基础研究, 科学合理布局,明确研究边界,避免交叉重复,更加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研究聚焦度方面,部分重点实验室过于强调全链条产业服务和成果转化,研究内容不够聚焦。在领域学科布局方面,重点实验室共覆盖8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相对集中的学科布局,但是部分领域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应及时调整,管理制度和评估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现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等需要根据国家近期出台的科研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完善。

 

(三)部分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技术队伍相对缺乏。对区域科研提供共享服务能力不足。个别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不高,部分重点实验室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

 

四、相关建议

 

(一)强化服务国家战略意识,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实验室应立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盲目追求热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避免论文为导向的基础研究。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专项管理水平。构建符合不同领域特点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以目标考核为导向的退出机制,避免出现学科僵化、人才固化等问题。

 

(三)重视人才队伍培养,提升重点实验室平台管理水平。应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集聚人才的优势,将青年储备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同时关注技术人才成长。

 

(四)建立科研绩效评价的常态化机制。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完善评价指标设计,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