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员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

   2019-06-26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993
核心提示:日前,据德国国家科学院(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官方网站显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资深研究员、科研副
 日前,据德国国家科学院(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官方网站显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资深研究员、科研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博士新当选为2019年度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邵峰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

邵峰博士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9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研副所长。

邵峰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

邵峰博士长期研究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包括发现细菌内毒素(LPS)、LPS合成前体糖分子ADP-heptose(Nature丨邵峰组发现细菌中新的模式识别受体)、细菌鞭毛以及病原菌三型分泌系统的胞内天然免疫受体【1-3】,进而揭示和阐明了这些受体组装形成的炎症小体下游的炎性caspase通过剪切活化Gasdermin D(GSDMD)蛋白诱导细胞焦亡的确切分子机制【4-6】;这些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其中有关Gasdermin家族蛋白的鉴定和机制的阐述也将细胞焦亡的概念重新定义为由Gasdermin家族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7】

邵峰博士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总引用>10,000次(细胞焦亡的突破性工作发表在Nature上3年多以来,目前论文被引次数超过800),2005年回国后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4篇;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重要奖项,包括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基础医学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届“北京学者”以及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和EMBO的外籍成员,2016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会士(Fellow),2019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截止到2019年,一共有8位中国籍学者入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们分别是:

路甬祥(2005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柯(2005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杰(2007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来茂德(2011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

杨焕明(2012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家洋(2012年当学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曹雪涛(2013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

邵峰(2019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邵峰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

德国科学院起源于1652年成立的利奥波第那科学院(Leopoldina),利奥波第纳是德语国家(注:德国、奥地利、瑞士)最古老的学者社会,已经有35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成立于1652年,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命名)。

邵峰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

在整个历史中,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原则始终如一:学者自由联合,推动超越学科和国界的科学发展。约四分之三的成员来自德语国家,四分之一来自其他国家。自1991年4月以来,利奥波第纳一直是一个注册的、非营利的协会,2008年,利奥波第纳成为德国的国家科学院(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目前德国科学院由1600多位院士组成,先后有17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德国科学院院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