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2019年复旦大学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9篇重磅文章

   2019-10-08 复旦大学1226
核心提示:2019年,复旦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总共发表了9篇文章,在生命科学,材料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面我们系统盘点这些研究
 2019年,复旦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总共发表了9篇文章,在生命科学,材料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面我们系统盘点这些研究成果:

【1】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肝细胞癌(HCC)占所有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约85%–90%,最大的归因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以及酗酒和代谢综合症。尽管直接作用抗病毒疗法成功治愈了慢性HCV感染,但目前的抗病毒疗法只能减少而不是消除HBV,据估计全球影响292,000,000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HBV感染率很高,HBV相关的HCC约占中国HCC病例的85%。但是,遗传改变如何驱动HBV相关HCC中的癌症表型仍然是未知的。

2019年10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及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ed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配对的肿瘤和来自159名患者的相邻肝组织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的首次蛋白质组学表征。整合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多组学之间的一致性和矛盾性,关键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以及HBV相关HCC的肝脏特异性代谢重编程。蛋白质组学分析确定了与临床和分子属性相关的三个亚组,包括患者生存率,遗传谱和肝脏特异性蛋白质组等。这些蛋白质组在代谢重编程,微环境失调,细胞增殖和潜在的治疗方法中具有独特的特征。总之,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可极大地扩展与HBV相关的HCC的知识,并可能最终有益于临床实践。

【2】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Goldhaber-Gordon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Wang Feng 和复旦大学Zhang Yuanbo团队在更容易获得的三层石墨烯片中发现了超导电性的迹象,相比于双层石墨烯超导,三层石墨烯不必发生扭曲,每层原子晶格的上层和下层对齐,这在生产多层石墨烯时自然而然的形成这样的结构。借助三层石墨烯,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更快了解铜氧化物中的超导性。相关研究以“Signatures of tunabl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trilayer graphene moiré superlattice”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3】层状反铁磁是具有反铁磁层间耦合的铁磁层的空间排列。范德华尔斯磁铁三碘铬(CrI 3)已被证明是一种分层反铁磁绝缘体,其少数层型,为电子和光学器件中的各种功能物提供了机会。2019年7月31号,复旦大学吴施伟团队与华盛顿大学许晓栋团队合作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Giant nonreciprocal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antiferromagnetic bilayer CrI3”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在双层CrI 3中出现的非互易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证明SHG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精细磁序探针,为二维磁体在非线性和非互易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开辟了可能性

【4】2019年4月26日,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卢实春研究组以及复旦大学袁正宏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Long-term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 in vitro的研究论文,首次证明利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实现了功能细胞在体外的长期维持,这为大量制备功能成熟细胞及其应用提供了可能

【5】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院士联合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和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黄开耀研究员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A vitamin-C-derived DNA modification catalysed by an algal TET homologu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TET双加氧酶的同源蛋白CMD1能以维生素C为底物,在DNA的5-甲基胞嘧啶上催化产生一种全新的DNA修饰5gmC。并进一步发现这种具有独特的DNA修饰活性的CMD1蛋白与5gmC参与了光合作用的反馈调控。该研究对于丰富DNA修饰的研究内容,更进一步了解表观遗传学的深度内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2019年4月24,复旦大学金力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109种语言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得出949个词汇根义,估计汉藏语言差异的时间深度约为4,200-7,800年,平均值约为5900年。此外,系统发育支持了Sinitic和Tibeto-Burman语言之间的二分法。该结果与考古记录以及中国农业扩张的农业和语言传播假设相兼容。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东亚史前人类活动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语言学立足点

【7】2019年5月17日,复旦大学Wu Ruqian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W.Ho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Probing and imaging spin interactions with a magnetic single-molecule sens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为基于磁性单分子传感器的新纳米级成像能力铺平了道路

【8】2019年2月27日,北京生命组学研究所贺福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钱小红在Nature共同通讯发表题为“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蛋白质组学和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110个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早期肝细胞癌的成对肿瘤和非肿瘤组织。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突出了早期肝细胞癌的异质性:研究人员使用它来将该队列分层为亚型S-I,S-II和S-III,每种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结果。本研究中提出的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分层,提供了对该癌症的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并提出了针对它的个性化治疗的机会

【9】2019年1月31日,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崔儒涛,厦门大学邓贤明及复旦大学王鹏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STK19 Inhibits oncogenic NRAS-Driven Melanoma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确定以前未表征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19作为新的NRAS激活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