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资助方向
2025年度拟设课题为《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差异化管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方向为:
1.生态保护红线功能层级评估
针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评价,明确红线内部重要性等级及红线核心区域及非核心区范围。
2.生态保护红线冲突空间识别
以2023年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和202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统计生态保护红线内现状用地,识别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用地类型的占比。
3.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需求分析和管控要求
结合国家、自然资源部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政策要求,梳理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重点项目布局并分类归纳分析,梳理已确定选址的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重点建设项目,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4.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政策内容梳理及政策衔接分析
收集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厅发布的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管控、调整等相关的新政策文件,梳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政策条文及内容要求与本研究中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建议、调整方案等内容的衔接关系,为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政策依据。
5.生态保护红线动态调整的差异化管控建议方案
结合国家、自然资源部和省(区、市)的相关政策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提出差异化管控建议。针对省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类型,结合空间生态特征和用地实际情况,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差异化利用管控指引,提出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清单。
二、申报条件
课题负责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在读博士、博士后。
2.应受聘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矿企业,从事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3.课题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每年仅能申请一个项目,不得重复申请。
三、遴选与确认
根据《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坚持鼓励创新、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重点实验室组织评审遴选课题承担者,书面通知课题负责人并在实验室网站公布。双方签订合同书,课题负责人组织开展研究工作。
开放课题资助时间为12个月(以合同签订日期计算),经专家核定,对成绩优秀、确有重要前景或重大进展的课题,可以连续资助,但需在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并经实验室评估同意方可延续。
四、实施与验收
1.获资助后,课题负责人需按合同书完成研究工作。开放课题经费实行合同管理,开支项目包括办公费、印刷费、交通费、差旅费、专用材料和燃料费、咨询劳务费等。申请人应遵守本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按要求汇报研究进展。开放课题结束时,实验室组织评审验收。申请人应按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进行归档。
2.开放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报告、专著、论文、专利、软件、数据库等)应注明“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编号:CCA2025.xx)”。发表论文、出版书籍、申报奖励的应优先考虑联合实验室共同实施。实验室标注形式为:“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英文名为: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要求及其他事项
1.研究课题自本指南公告发布之日至2025年7月30日接受申报,逾期不予受理。审查后确认拟资助开放课题并通知申请人。
2.课题申请书(一式5份,白色A4纸双面打印)投送至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并将电子版word发送至实验室电子邮箱,邮件主题和申请书word均以“课题名称+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单位”格式命名(申请书见附件)。
3.申请书须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同意盖章方为有效,纸质版申请书封面、所在单位审查意见处均需加盖单位公章,电子版无需盖章。请务必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视为无效。
4.研究课题取得高水平成果者可以连续申请并获得其他奖励。无故不按时完成的课题负责人,取消其开放课题的申请资格。
5.课题承担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课题转包。开放课题负责人应按照要求提交课题中期简报和结题报告。如果课题不能如期完成或继续进行,实验室有权中止提供经费。
6.课题资助经费为10万元人民币。重点实验室有权根据内容调整经费安排。课题研究成果归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所有。
通信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京榆大街689号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065201
联系人:贾立斌
电话:010-61595824,传真:010-61592117(重点实验室)
网址:http://lab.calre.org.cn(重点实验室)
电邮:labcca@canre.org.cn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