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非药品创新与医药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湖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主办,湖北江夏实验室、湖北长江科创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汇聚了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马里等非洲多国的医药监管机构负责人、产业代表,以及湖北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嘉宾代表,共商中非医药健康领域合作大计,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
论坛开幕式上,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王东梅指出,本次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推进医药卫生领域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的湖北试点,将为提升非洲药品可及性、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促进全球健康公平作出积极贡献。
论坛现场,备受瞩目的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湖北江夏实验室主任张定宇、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院士、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等中非双方领导嘉宾共同登台,点亮合作之光,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据了解,该联合实验室由湖北江夏实验室与坦桑尼亚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联合共建,双方将围绕非洲公共卫生需求,开展技术联合研发、科研人才培养与药品本土化生产,将优先推动适合非洲疾病谱的关键医药技术在本地转化应用。这一举措不仅是两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更是中非从交流互鉴迈向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
论坛还举行了两项战略合作签约。长江职业学院与人福非洲公司签署职教出海协议,将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非洲本土化人才需求相结合,培养医药专业技能人才;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人福非洲公司达成医药出海合作,将聚焦非洲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与非洲相关国家开展产品本地化生产、技术标准对接、联合研发与人才交流。聚焦药品本地化生产与联合产品开发,推动符合非洲疾病谱的优质药品落地。


圆桌论坛环节,中非药品监管、研发生产、临床应用等代表围绕“中非医药全链条合作的新机制与新实践”展开深度对话,就药品注册、临床合作、本地化生产等话题进行讨论,共探中非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