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揭牌成立两个实验室 推动人工智能研究新发展

   2024-05-23 深圳商报1070
核心提示:理论引领技术,技术推动应用,应用支撑产业
 

小代君说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个实验室——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两个实验室的成立体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高度重视,是学校与深圳市及科研企业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的第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设立。实验室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担任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晓平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有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科研人员20余名。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面向跨模态认知计算的核心问题,以理论突破为目标、技术应用为导向,以“理论引领技术,技术推动应用,应用支撑产业”为核心研发理念,致力于解决跨模态认知计算的核心问题,研究方向涵盖多模态感知平台、基础认知模型平台和跨模态交互式生成平台三个方面。实验室主任李海洲教授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方面的成果,并表示通过与企业合作,实验室的技术在生成式大模型、音频生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设立。趣丸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音频处理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基于旗下产品TT语音的属性优势积累了海量数据场景,将发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应用于AI音频模型的研究。双方团队成立委员会共同管理联合实验室,由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武执政担任实验室主任、趣丸科技副总裁张顺四担任实验室联合主任、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教授担任联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联合主任张顺四表示,实验室将合力研究,突破行业难题,打造生成式音频大模型,逐步探索以企业资源、市场资源和高校人才构建起的AI+行业生态模式。实验室的研究将可实现视频翻译、语音播报、语言学习等功能,助力文化出海。

 

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旨在探寻人工智能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趋势,在自然语言与语音处理、生成式大模型、跨模态认知计算等领域寻求突破,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的成功案例,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展产学研合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