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集中申报的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含实验室),形成了“高校牵头+企业主导+科研院所支撑”的多元创新格局。其中,太原理工大学牵头3个实验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综合能源系统、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主导2个实验室(智能信息控制技术、北斗信息服务技术),山西交通控股集团、山西锦波生物医药等龙头企业及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省低碳建筑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分别牵头相关领域实验室,实现了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与技术成果落地见效。
从技术方向来看,本次申报项目紧扣山西产业转型需求与科技前沿趋势,呈现三大鲜明特征: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煤矿综掘与短壁开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聚焦矿用机械臂运动控制、巷道掘进全机载导航位姿等技术,推动煤炭开采向“无人化、高精度”转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综合能源系统等实验室围绕虚拟电厂交易风险识别、极端环境下能源系统调控等方向攻关,为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新兴产业赛道布局: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瞄准锑化物超晶格红外探测器、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激光芯片等“卡脖子”技术,部分项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功能蛋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聚焦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复合凝胶产品开发,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北斗信息服务技术实验室则围绕北斗碳标系列产品、行业授时终端研制,推动北斗技术在多行业的深度应用。民生与绿色低碳赋能: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研发固废基超高强韧混凝土、装配式钢框架立体停车库等技术,兼顾绿色低碳与民生需求,其中固废基混凝土项目可实现工业废弃物占比不低于90%;水污染防治与利用实验室针对“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开展污水深度脱氮、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等技术研发,推动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智慧交通实验室的全天候智能道路巡检、桥梁防撞墙自动化修复等技术,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维提供保障。多个实验室明确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实验室要求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领衔项目负责人比例不低于50%,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成长平台。
此次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集中开放申报,是我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资源,聚焦产业痛点与技术前沿,将有效打通“科研—转化—产业”的创新链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山西落地生根。未来,随着这批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山西原始创新能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