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环境卫士”伏晴艳与PM2.5斗智斗勇

   2024-04-19 文汇报1093

伏晴艳(左)说:“我的理想,就是让人们能自由、幸福地呼吸。”

  伏晴艳,女,现任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环境科研和环境监测工作,先后领衔主持了30余项省部级重大环境科研专项任务,2015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作为大气监测科研领军人,她勇于自主创新,主动承接PM2.5国家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创新研发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为国家PM2.5监测方法的确定提供确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上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向社会实时发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之一。

  PM2.5——除了GDP,它或许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英文缩略语。短短几年中,与这个科学名词一起飞速普及的,还有公众对空气质量和生态文明的关注,这是青山绿水之幸,也给伏晴艳这样的一线环境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

  2011年前,全国没有一家机构正式监测PM2.5。按正常节奏,相关工作需要十年左右时间,以积累数据、沉淀经验、发展理论,随后再设定空气污染的指标、对策等,但伏晴艳和她的同事无法拥有这个空间,十年任务,两年完成,因为形势已不容许蓝天再“迟到”。我国环保事业正在走向重要的制度性拐点,这次转身需要“伏晴艳们”的勇气、坚韧和创新力。

  从冷门岗位到一连串全国第一

  目前的上海正吹着一年中最洁净的风——刚过去的十天,有八天的空气质量为“优”。同时,今年可能也是过去几年里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截至昨天,今年上海的PM2.5日均浓度比去年同时段低5.1%,比前年同时段低14%。

  我们无法和2012年做比较,因为上海第一份正式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第一组覆盖全市的PM2.5浓度值,发布于2012年11月。

  那是一个转折点。如今,许多上海人围绕PM2.5形成的习惯——出门前用App查PM2.5指数,傍晚时从新闻里瞄一眼空气质量预报,污染来袭前看一看预警颜色……这些在当下似乎“理所应当”的动作,追根溯源都不会早于2012年。在此之前,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大部分普通人根本没听说过PM2.5。

  伏晴艳就属于那极少数人。她算得上是上海最早追踪PM2.5的研究者之一。2002年,她进入市环境监测中心从事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彼时,那是一个相当冷门的岗位,她只有一位同事,三个月后还辞职走了;背靠一个还相当青涩的学科,别说搞清PM2.5的机制,国内连准确测定它在大气中的浓度都做不到。

  但如今,通过“伏晴艳们”的努力,上海已经拥有一套具有国际水准的空气质量研报体系,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第一个完成国家下达的PM2.5监测发布任务,第一批发布PM2.5实施数据,率先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可视化空气质量研判会商,最早通过“空气宝宝”、手机App等向公众传递空气质量信息……

  十年里,上海空气质量监测团队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100多人,监测站点数量从个位数拓展到上百个。从监测效果来看,上海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超过98%,显著优于国家标准;空气质量的预测水平和准确率不输国际同行,目前最长可针对长三角区域发布五天预报。为了表达对这个团队的尊重,拥有丰富经验、代表最高水准的美国环保署专家甚至当面表示,上海空气质量预报发布体系有许多地方值得他们借鉴。

  沉静中拥有创新的勇气和坚韧

  伏晴艳说话不疾不徐,轻柔的语气透出一股沉静的力量。同事们都说她有个人魅力,不是那种像火一般燃烧的能量,而是诸如坚韧、勇气等内在的东西。

  她于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读的就是环保。之所以选这个专业,就是因为看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有“现代环保主义圣经”之名,作者也是一位女性。

  大学毕业后,她进了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从普通的技术员开始,从帮老同志打字、实验室摇瓶子起步。环保研究离不开调查采样,她进过工厂、爬过烟囱,扎扎实实,成为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2002年,她调任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筹备本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从而开始研究PM2.5等新型大气污染物。

  PM2.5形成机制复杂,要摸清其脾气很不容易。伏晴艳举了个小例子:因为PM2.5颗粒极细,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它应该在大气中均匀分布,而且浓度也会持续保持稳定;而实际上,事后大家才发现,它在一天里经常大起大落。

  虽然国外对PM2.5有些研究,但在中国特殊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条件下,很容易“水土不服”。比如:一开始,伏晴艳带队监测时,污染源附近测到的指标居然比纯空气还干净;而在预测预报的起步阶段,他们发现国外的理论模型也不适用。

  仪器,自己设计;方法,自己摸索;模型,自己优化。这是一条逼出来的自主创新道路,当中的难度,外人想象不到。

  实际上,2012年初,当国务院正式发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纳入PM2.5指标时,技术配套工作其实还远没有到位。伏晴艳说,标准更新时,如何监测PM2.5这样的问题,国家并没有方案;这些年,上海为兄弟省市和全国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都作出了贡献。

  这是一个充满空白、又充满机遇的时代。伏晴艳团队成员陆涛说,回想这些年,在伏晴艳带领大家做成的事里,有许多曾被大家看作“天方夜谭”般的想法。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的首席预报员段玉森看来,伏晴艳的魅力,就在于她勇于创新、勇于担当、坚韧不拔。

  两年里出现眼花缭乱的进步

  上海在1999年就尝试着发布空气质量指数,但那时叫做“空气污染指数(API)”,没有将PM2.5、臭氧等如今上海空气污染的主要“祸首”考虑在内,而且只显示过去24小时均值,无法反映快速变化的实时空气质量,与百姓观感有差距。

  2011年底,随着雾霾天气集中爆发,随着某国使领馆的PM2.5数据通过社交网络广为流传,国内发布自己的权威数据、回应公众期待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强,大气环境监测和相关研究,为此必须大幅度提速。在上海,依靠伏晴艳团队的工作,此后两年的进步堪称眼花缭乱:

  2012年3月,上海试点发布PM2.5实时监测数据;

  2012年12月,根据新的空气质量“国标”编制的AQI指数在上海正式发布;2013年9月,上海推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将未来24小时分成三个时段,分段发布AQI数值预报;

  2014年4月,上海首次发布PM2.5来源解析,将机动车、工业排放、扬尘等主要污染源对全市PM2.5的贡献率进行总结;

  2014年4月,上海全市的国控大气监测点开始发布实时AQI指数;

  2014年12月,上海牵头发布长三角区域未来五天的空气质量预报……

  伏晴艳说,这两年里最大的挑战出现在2013年12月。那时,AQI预报才上轨道不久,但上海却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连续14个污染天,最高AQI指数接近500,创下历史纪录。14天里,伏晴艳每天都面临无数人的追问:空气何时会好转?明天会怎样?要不要更改预警等级?预测高了,社会就要承受不必要的应急成本;假如太保守,也丝毫无助于缓解市民的焦虑与担忧。

  她说,做环境监测工作,准确就是生命线。14天里,她和同事们每天都加班到凌晨1点,稍微眯一会,天亮前再起床工作,在早高峰前发布新的预报。史上最严重雾霾终于过去,而直到现在,这个团队依然保留了一个制度:遍布全市的无人监测站,只要有一个出现数据异常,哪怕是半夜,也必须尽快搞清原因加以修复。

  今年初,上海交出了第一张年度PM2.5治理答卷:年均浓度同比降幅高达16%,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四年目标的80%。这表明,由100多项任务组成的上海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初战告捷,而这个方案经过了伏晴艳团队的科学论证。

  正如她名字中包含的元素那样——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伏晴艳是一位蓝天的守护者。她说:“我的理想,就是让人们能自由、幸福地呼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