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年来,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江门双碳实验室在标准制定与评价服务上的双重突破,正是地方力量支撑国家“双碳”目标落地的缩影。随着强制性碳市场覆盖全国六成以上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此类地方标准化实践对全国工业体系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江门双碳实验室依托自主研发的碳管理平台和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碳排查-减排方案-认证评价-低碳品牌建设”全链条服务,直击制造企业“不知如何减、不敢投入改”的转型瓶颈。
“此模式将显著缩短大湾区工业‘零碳工厂’从概念到规模化落地的进程。”江门双碳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冯宇希表示,“我们不仅提供认证‘标尺’,更提供抵达‘零碳’目标的阶梯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转型风险。”
而《绿色低碳品牌评价通则》的实施,首次将绿色低碳深度融入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不仅为品牌评价提供明确规范,更通过权威指引,为企业低碳转型树立清晰标杆。“《绿色低碳品牌评价通则》的发布解决了‘绿色品牌’如何科学评价的关键问题,使绿色低碳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估的品牌资产。”江门双碳实验室执行主任徐明指出。
目前,江门双碳实验室正以“标准+服务”双引擎,为大湾区制造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贡献可复制的“地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