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砥砺奋进的“十四五”|辽宁:实验室成果加速走上生产线

   2025-10-21 998
核心提示:不久前举行的链博会上,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携手长春麦迪克展出一款新能源电车,能实现360度原地旋转,吸引了大批观众。车辆
 不久前举行的“链博会”上,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携手长春麦迪克展出一款新能源电车,能实现360度原地旋转,吸引了大批观众。
“车辆底盘的关键零部件,如制动盘、转向节、上下控制臂等,采用我们公司的新材料制备,在重量、强度、韧性等关键性能方面均得到提升,整体性能优化,能耗更少、使用更安全。”大连科天董事长王汉光说,“它还支持横向和斜向移动,突破了传统车辆的移动限制,在灵活性上有显著提升。”
利用中国原创、国际领先的陶瓷铝晶种工程化制备技术,大连科天历经多年磨砺,成功完成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将“独门绝技”变成“独门产品”,形成新质生产力,应用于新兴产业,成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牢记总书记嘱托,“十四五”期间,我省聚焦建设科技强省,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碰方向盘,只需一键,汽车就自动倒进停车位。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研发的第四代产品,具有记忆泊车、远程一键挪车、自动超车并线等功能,已在车企量产应用。
“凭借自主技术和前瞻布局,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自动驾驶、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头部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技术近1700项。”东软睿驰副总裁刘威博士不无骄傲地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重塑生产方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我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辽宁重点产业需求,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协调机制,通过“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等方式,加强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氢能储能、先进材料、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十四五”期间,我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7.2%。其中,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67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24%,创十年来新高。辽宁15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船、“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
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将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先进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不断创造新价值。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我省完善“创新平台+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孵化器+高新区”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省级中试基地53个,在化工、装备、材料等领域形成全覆盖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各类载体达396家,培育在孵企业4863家。
扭紧创新链和产业链双螺旋。我省聚焦重点产业集群组建20个重点实验室群,促进高校院所、骨干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等优质资源向产业集聚,做到产业有所呼、科技有所应。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工业母机、绿色石化4个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不久前,辽宁省机器人领域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对接会上,公开发布37项可转化创新成果、44项企业技术需求和22个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和产业链上,今年上半年,全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模达308.5亿元,同比增长7%。
“十四五”期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24.3%。大批先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变成生产力。五年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速19.7%,突破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速38.4%,达到3.96万家,连续出现4家“独角兽”企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