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合肥造”医疗器械产品加速从实验室走向诊疗一线

   2025-10-23 886
核心提示:  以硬核科技破解行业痛点,合肥造医疗器械产品  加速从实验室走向诊疗一线  超高透氧材料破解配镜缺氧难题、新一代介入式
 

 


 

  以硬核科技破解行业痛点,“合肥造”医疗器械产品——

  加速从实验室走向诊疗一线

  超高透氧材料破解配镜缺氧难题、新一代介入式心室辅助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国产首台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近年来,合肥以创新为引领,以生态为支撑,充分发挥科创和产业优势,加速构建全链条、高能级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越来越多的“合肥造”医疗器械产品加速从实验室走向诊疗一线,以硬核科技破解行业痛点,守护民生健康。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端”

  角膜塑形镜、巩膜接触镜是许多近视患者矫正视力、获得清晰视觉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产品普遍透氧系数偏低,长期佩戴易导致角膜缺氧,引发眼部不适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经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一款超高透氧材料DK185,透氧系数DK值高达185,远超行业标准。”欧普康视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付志英介绍,基于DK185新材料,企业已陆续推出新一代角膜塑形镜和巩膜镜等产品,能有效保障角膜长期佩戴时的氧气供应,使佩戴体验更加舒适。

  欧普康视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由留美工程博士陶悦群于2000年创立,是国内第一家角膜塑形镜生产企业。2017年,欧普康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眼视光科技企业。

  付志英介绍,欧普康视一直聚焦眼视光领域,坚持自主研发,研发投入逐年上升,目前,企业已经建立包括镜片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药品实验室、机电实验室等在内的完整研发平台,持续打造全链条护眼产品体系。

  欧普康视的创新成果是合肥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合肥造”医疗器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端”,以技术突破填补行业空白、以品质升级守护民生健康。

  在心血管健康领域,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整合心衰诊断、治疗与康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公司核心产品“新一代介入式心室辅助系统”填补国内临时性心室辅助装置空白,推动我国心血管介入材料、微型轴承、生物传感器等零部件向国际水平靠拢。目前,相关产品已完成全国首例pVAD(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手术,并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依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原始创新技术,中科离子成功研制出国产首台、全球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作为源自“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装置技术转化的成果,该系统成功打破了质子治疗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将大幅度降低治疗成本,让先进肿瘤放疗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千家

  近年来,合肥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全市主导战新产业之一,聚力打造以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型发展,一幅“科创引领、生态完善、成果涌流”的产业图景正徐徐展开。

  目前,全市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已达7家,集聚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千家,建成全国品类最丰富的医学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牙科CT和角膜塑形镜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质子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以及全国主要的医用可降解高值耗材生产基地。“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肥西县药谷科技产业园、肥东县医疗器械产业园、合肥高新区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合肥经开区智能科技园等载体各展所长,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创新是合肥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合肥通过组建安徽省医疗器械创新联盟、建设市级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区,推动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已转化落地科技成果272项,孵化培育生物医药企业74家。启灏医疗、博雅迈特多款产品入围国家“揭榜挂帅”名单,5个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覆盖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可降解高值耗材、介入式心血管辅助系统等医疗器械前沿领域。

  平台支撑与要素保障则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合肥依托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医大等科教资源,组建11家医疗器械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研创新成果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全市拥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21家,打造国内首个“医教研产”融合创新基地。新增生物医药产业专利预审服务,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不足3个月,缩短85%以上。与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共建市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加速医疗器械产品检测检验进程。

  在要素保障上,生物医药产业链专班、50亿元专项基金、超300亿元投资矩阵,以及全国首个场景应用医院、“高精尖缺”人才政策等,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